村网通总站 三界社区 609362.nync.com 欢迎您!
人民日报解读澄迈农产品何以卖出天价:标准化 产业化 品牌化 国际化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16年12月22日14版)
一对生态无籽蜜柚卖288元,无核荔枝最贵的1公斤1000元,每天吃螺旋藻的猪每公斤肉卖716元,富硒地瓜1公斤50元成了“地瓜中的劳斯莱斯”……
“几乎中国最贵的农产品都出在我们澄迈了。”海南澄迈县委书记杨思涛如数家珍,一脸自豪。
澄迈的农产品何以能卖出“天价”?
农业生态现代化示范县、有标识可追溯农产品示范县、无公害农业科技示范县、中国富硒农产品示范县,4个头衔响当当,成为澄迈发展生态农业的金钥匙。标准化、产业化、品牌化、国际化,则是澄迈打造高端农产品的法宝。
工业思维发展农业
拥有35项农产品标准
农户采摘甜橙。资料图片
“为什么一对柚子可以卖这么贵?因为让人吃过一次,就念念不忘。”
澄迈洪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安烁宇自信地讲述理由:首先是品质好,我们的柚子水分充足,占比能达80%,一般柚子也就50%;再就是糖酸比恰到好处,吃起来口感极佳。
6年前,创业之初的安烁宇和妻子黄晓玲,想都不敢想这样的高价。他们从海南大学热带果树专业毕业后,就梦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果园。2009年10月,他们东拼西凑30万元启动资金,在澄迈县建起了50亩无籽蜜柚园。
2010年7月首批柚子上市,夫妇俩拿到海口南北水果批发市场试卖。一开始,因为柚子是绿色而非常见的黄色,人家都以为不熟,问者寥寥。一个星期后,水果贩子发现这种柚子的回头客激增,抢着加价进货。
如今,夫妇俩注册了“柚子夫妇”商标,形成品牌效应。柚子按对卖,一对定价288元,依然供不应求。
2013年,无籽蜜柚被县里列为重点扶持打造产业。不少当地农民跟着成立合作社,按照洪安公司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,种植无籽蜜柚。
用工业思维发展农业,澄迈在海南省率先构建国家和地方农业标准体系,先后制定福山咖啡、澄迈福橙、苦丁茶、沙土地瓜、无核荔枝、无籽蜜柚、白莲鹅、鲷鱼片、澄迈福牛等农产品生产技术国家、地方标准35项,占全省总量53项的一半以上。
澄迈为何如此有底气?农业科研是“利器”。
小小澄迈,居然有9家农业科研机构,还与中国农科院、华南农业大学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签订合作协议,引来强大的科技后援团。
品牌战略实现增值
近千件商标成金字招牌
2009年5月,桥头镇青年农民王文克牵头,成立了澄迈桥头沙土甘薯专业合作社,桥头镇20个自然村682户村民共同参与。他们将“桥沙”正式注册为商标,实行标准化生产、品牌化销售。
如今,不但省内多家大型超市设有销售点,王文克他们还与广东、浙江、上海等地的超市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。桥沙品牌地瓜个个精挑细选,个个精心包装,在深圳大型超市里一斤可以卖到19元。
“地瓜大王”王文克和他的桥沙地瓜。资料图片
王文克深有感触地说:“品牌是无形资产,打造农产品品牌的过程就是实现农产品增值的过程。”
2009年4月,澄迈县与省工商局签署合作协议,在全省率先实施品牌农业和商标富农工程。
2010年5月,澄迈县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全国唯一的“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县”。
澄迈县出台了优惠政策:规定凡每申请注册一件普通商标或证明(集体)商标分别补贴5000元和10000元,每认定为省著名商标、中国驰名商标的分别奖励2万元和10万元。同时,政府划拨专项资金,对注册商标、发展品牌给予一次性补贴、贴息或奖励等专项扶持。
据统计,全县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近1亿元,扶持农业企业(包括小微企业)注册、培育商标,累计注册农业商标945件,其中国际商标2件。
可以说,澄迈是全省打造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最多、效益最好的市县。
藻花香猪。资料图片
追求绿色严守底线
举报违规最高奖15万元
走进澄迈藻花香生猪标准养殖小区,闻不到通常养猪场四溢的臭气,而是热带特有的花草香气。
整洁的猪栏里,一个隔断最多三四头猪,活动空间大。10多个水池子和猪舍错落相间,布满绿色的螺旋藻,这是猪每天的食物之一。
吃螺旋藻长大的猪,难怪卖得贵。
“年出栏‘藻花香’猪3万头,供不应求。”养殖小区经理李日辉说,他们发明了一种获得国家专利的饲料——构花藻虫茶有机浓缩饲料,由构树叶、茉莉花、螺旋藻、昆虫等组成,可激活畜禽免疫机能,明显改善猪肉品质。
俯瞰洪安柚子园,就像红土地上铺了绿地毯。“绿色是我们产品的‘底色’!”安烁宇说,“我们绝不用除草剂,一直用人工和机械除草;也不从外面买肥料,而是自己沤制绿色有机肥料”。
为了守住生态底线,澄迈县不断加大监管力度。全县建起105家“农药一卡通”销售店,从源头上杜绝禁用农药和假劣农药;还实行违规使用农药举报奖励,最高可奖15万元。
“这让违规使用农药成了过街老鼠。”澄迈县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长莫光华说。去年好不容易接到一次举报,莫队长他们迅速前去查处,发现违规行为发生在邻区。至今,举报奖励机制没使用一次。
对废旧农膜、农药和肥料包装物等农业废弃物,澄迈县试点统一回收处理,面积达2万亩,回收率达75%以上,有效减少了对土壤环境的污染。
澄迈县土肥站站长李博赈说,全县还积极推广使用可降解的地膜,已占比20%,且以每年3%—5%上升。
保障安全天罗地网
超八成农产品可溯源
杨思涛回忆起一件旧事。2007年,他正式接待过俄罗斯食品监管局来澄迈的检测团。检测团不查产品,而是查环境,直接从空气、水、土壤取样检测。“听说他们后来每年例行来两次,但都没再和我见面。看来,次次检测我们都过关了。”
2011年,澄迈县农产品出口出境达到最高峰24.7万吨,远销25个国家和地区,最近几年,稳定在20万吨左右。“我当县长书记十几年,从来没有经历过退货。”杨思涛说。
海南翔泰渔业股份有限公司加工车间。资料图片
“有腔调的鲷鱼”“混迹生态圈自由散漫的虾米”……在海南翔泰渔业股份公司的展厅里,包装精美的海产品让人目不暇接。为了保证产品安全,翔泰渔业做足检测,精益求精。
“我们检测中心的资质很高,通过国际ISO/IEC17025认可,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。”翔泰渔业检测中心主任张影告诉记者,光微生物检测项目就有20个大项,而且严格按照美国、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标准检测。
保证农产品安全,澄迈布下“天罗地网”。建立农产品质量有标识可追溯体系,全县88%以上的农产品做到源头可追溯、流向可跟踪、信息可查询、产品可召回,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植物检疫合格率达100%。
在全省市县中,率先建立“澄迈县水产品检测中心”实验室;对畜牧产品实行“一证一标一单”管理,重大动物疫病连续16年零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