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网通总站 三界社区 609362.nync.com 欢迎您!
【简介】
水仙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,也是福建省省花、漳州市市花。漳州水仙花色美香郁、素雅娟丽,向来有“凌波仙子”的美誉。
【产品描述】
核心提示:
水仙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,也是福建省省花、漳州市市花。漳州水仙花色美香郁、素雅娟丽,向来有“凌波仙子”的美誉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,花卉市场日益多元繁荣,在与国内外花种的竞争中,漳州水仙花步履维艰。如何保护发展好水仙花这一特色产业,已成为当下漳州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课题。政府、花农、花协正携起手来,把水仙花带上现代农业发展之路。
困局
花球身价不如洋葱
16日,漳州水仙花展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谢幕。在参展的水仙花雕刻作品中,龙海市九湖镇花农蔡阿煌选送的5件作品脱颖而出。然而,面对香港市民饶有兴致的问询,这位漳州水仙花雕界元老却高兴不起来。
“花球卖得不好,雕得再好有啥用?卖花不如卖菜呢!”蔡阿煌说。近些年来,在他的记忆中,单粒水仙花球最低卖至0.15元,比洋葱还低。今春,水仙花行情看涨,但无论花农还是花商,对花价似乎都没有绝对的掌控权,任由花价随市场波动。
诚然,错并不在于花雕技艺。蔡阿煌每年雕刻水仙花球2000多个,这在全国每年近2000万粒的产量中只不过是凤毛麟角。“有雕的,没雕的,卖价还是差一大截。”蔡阿煌说,水仙花卖的就是技术活儿,这可跟洋葱不一样。可是,受花雕技艺传男不传女、传里不传外等传统观念的影响,水仙花种植一直局限于“一家一户两三亩”的小而散状态。成不了规模,想卖个好价自然不易。
“‘卖艺为生’的花农,技艺水平也参差不齐,加上市场对花雕艺术认知不够,卖价没有标准可衡量。”漳州市水仙花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张益强说,雕艺传承亟须放在一个活跃的大平台上,实现交流、融汇和创新,并加大营销宣传力度,提高市场对花雕技艺的认知水平。
尴尬的花价,还因为水仙花的成熟期长。“两年育苗,一年育种球。每亩收成时看起来有上万元收入,成本却占去一半。不像种菜,同样一块地,一年可以收成好几季。价好价坏,在地里已经见分晓了。”张益强认为,在水仙花的不同生产季以及雕刻等环节,应当细化分工。要实现花价稳定上扬,就要在突破小农经济模式上下功夫。
“目前,水仙花产业组织化程度低,生产经营主体仍以个体花农为主,尚未实现向专业化、标准化、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经营转变,缺乏龙头带动。销售渠道单一,销售模式传统,花农自己外出销售占60%以上,花商上门收购仅占25%。”张益强说,漳州水仙花出口,由于现有的种球处理及贮存方法局限,产品在检疫方面很难达到欧美的检疫标准,常常遭遇绿色壁垒。
作为全国水仙花的主产区,受花价影响,漳州市近年来水仙花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下滑。2013年种植面积约4800亩,比上年缩减约750亩;生产花球1800万粒,同比减少300万粒左右。同时,亩均收入也呈现下滑趋势。
田间绽放的漳州水仙花
探路
合作社协会齐上阵
花季刚过,九湖镇的百叶水仙花合作社种苗园里,一片葱绿。走进园中,偶尔还可见到零星绽放的水仙。
“你看,这是‘百叶’品种,它的花期比普通水仙长一倍,香气也更浓郁。”张益强捧出一盆花球说,百叶水仙是合作社致力推广的新品种。然而,在合作社成立之前,单户花农没有这样的推广意识和实力。
原来,漳州水仙花品种主要是“金盏银台”,花农过去只根据个体大小选
种播种,像“百叶”这样的名贵品种由于种球个头小,不被注意,出现品质下降、品种老化和产量低迷之势。目前,百叶水仙产量还不到水仙花总产量的4.3%,濒临灭绝。现在,百叶水仙花合作社将这一品种单列培育,在产销量上有所回暖。
“水仙花卖难,原因之一是种植期长、花期短。在销售季节,产品扎堆,供过于求。现在,我们在合作社平台上,成立水仙花研究所,致力温控研究,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花期。蔬菜可反季节种植,花也可做到。”张益强说。
现代企业制度,也正导入这家合作社。张益强以公司会员入社,成为理事长。他说,合作社也要与时俱进地创新技术、管理、营销。百叶水仙花合作社正逐步解决以往合作社“形合神不合”、停滞在传统农业产销模式等问题。
为实现真正的合作,百叶水仙花合作社整合花农技术,培育研发团队,推广优质新品种,初步具备了企业功能。
“不仅整合技术,我们还整合花农的各种资源,如土地等生产要素。通过土地流转,一部分会员可以规模种植;一部分会员脱离土地,致力研发、营销等业务。”张益强说,通过要素整合,合作社还可专设种苗基地、营销机构等,推动产业分工,适应市场需求。
面对产品无标准、无序竞争等局面,漳州市水仙花协会也动起来了。“我们组织花农赴台湾、香港或东南亚交流,一方面推广产品,一方面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。”会长张文江说,协会正逐步完善功能,在政策对接、品种研究、电子商务、深加工等方面组织专业队伍,合理协调市场配给比例。目前,协会会员单位已增至430个。
破题
搭上现代农业快车
漫步在九湖镇水仙花基地,田园风光尽收眼底。这里铺设了1.3公里长的观光栈道,沿途建有休息亭、景观拱桥、观光长廊、瞭望塔等设施。可以想见,若在花季,不仅游客可以赏花海,客商还可以实地查看后下订单。这里,已被列为漳州市重点建设的郊野公园之一。
农业基地如何成了郊野公园?“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之一,宜农、宜景,一举两得。当然,花农们还希望在此基础上建设水仙花公园、水仙花博物馆,让漳州水仙花这张名片打得更加响亮。”张益强说。
“漳州水仙花产业要转型升级,必须走现代农业的路子。”2月份,就水仙花产业发展,漳州、龙海开展了专题调研,在九湖镇收集了26项上百条意见和建议。九湖镇党委书记苏明河说,花农对水仙花保护和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,而实际上他们对现代农业的概念并非十分清晰。
产业升级正当时。漳州市开始对这一牵系数千花农的产业展开规划。其中一条主线,就是推动水仙花产业破题升级。此举,成为当地民生工程、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大手笔。
“向现代农业转型,就要突破小农经济,实现规模化。”苏明河告诉记者,漳州市从保护入手,已划定3000亩土地作为水仙花核心保护基地。眼下,国土等部门已启动相关规划制订工作。
保护了基地,还要保护周边生态。“圆山脚下,由于地热资源与九龙江西溪气候交融,才孕育了漳州水仙花。市里已经启动了生态恢复工程,开展水利改造、土壤改良、环境改善。”苏明河说。
在生产经营模式上,漳州市开始有意识地鼓励花农,遵循市场规律,推广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。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季节,无论是漳州花农还是花商,似乎都感觉到水仙花产业的春天正款款走来。